


- 行业动态
- 理论探讨
四川: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专
11-23
四川:锦江绕城闸坝建设工程
11-23
湖北潜江小龙虾带动520亿元大
03-29
教师无资质、诱导销售 低至0
03-29
专家:三星堆遗址8号坑发现与
03-29
文旅部:丰富春季假日文旅产
03-29
- 展会信息
- 高端访谈
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5月
03-25
首届广东粤酒展将于6月举办
03-18
智慧机场建设运营展将于6月举
03-09
400多个全球头部品牌参展首届
03-08
太原糖酒食品交易会将于8月举
03-04
第56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开幕
03-02





在公共资源交易规模激增的背景下,场地不足、人为干预风险高、跨区协作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。来宾市以“制度+科技+空间”三维创新为突破口,在全区首创“一分三统”改革,通过“分散独立舱位+全网跨地云上交易”融合模式,实现交易效率与公平性的双重突破,获得人民日报等官媒系列报道20余篇。2025年上半年,来宾市累计完成交易项目642宗,成交金额达42.74亿元,节约金额1.48亿元,项目平均交易周期缩短36.80%,民营企业中标率达76.23%。
一、空间重构:革新智能舱群,场地承载效能倍增
通过《“一分三统”工作机制(试行)》实施物理空间革命,将传统集中式开评标室改造为115个标准化智能舱群,构建“一人一舱、同标不同室”的独立评审环境。每个舱位配备音视频监控、电子签章等系统,确保评审过程全程可溯。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专家随机分配、行为轨迹追踪,从物理上隔断专家之间的直接接触,避免了人为干扰和偏见,让专家更静心专注于手上的项目,进一步提高评审效率。交易中心每天可容纳开评标项目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20个以上,远程异地评标舱位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100个,破解交易高峰期场地不足的问题。2025年上半年,完成642宗交易,评标时间平均缩短4小时,场地周转率同比提升2.9倍。
二、云端协同:拓展跨域联评,专家资源优质共享
依托“一分三统”改革基础,来宾市标准化智能评标舱位集成区块链存证、实时加密传输技术,实现专家属地评审、标书云端流转、数据全程上链,构建“云端互联+舱群联动”远程评标体系,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标。同时,率先加入“易彩虹”跨区域合作平台,与陕西、内蒙古等9省市建立跨省评标云端共同体。重大复杂项目采用1个主场和2个以上跨省副场的“1+N”联评模式,有效推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。2025年上半年,累计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26宗,跨区域共享优质专家资源1506人次,外省企业参与度激增66.40%,单项目节省差旅等成本约2000元。
三、机制创新:构建三重盲评,评审过程高效公平
实行全区专家库随机“盲抽”、副场场地“盲选”、技术标书“盲评”,构建全区首个“三盲评审”体系。投标文件自动隐去企业标识、名称、法人等所有可能暴露投标人身份的信息,让评审全程聚焦技术方案、报价合理性等客观因素,保障每一个交易主体都能公平参与竞争。配套“三统”机制(统一开标时间、专家抽取时间、评标时间),避免了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精准“卡点对号”而围猎专家操纵评标结果,保障了评标专家的独立性与安全性,降低了人为干扰招标活动的廉政风险。改革实施以来,未发现人为干扰招标评标情况,项目质疑投诉率下降90%以上。
四、智慧监管:深化数智透视,违规行为无处遁形
全面升级交易场所音视频监控,并上线交易数字见证系统,集成可视化监控、AI行为分析、大数据预警三大模块。实行全方位电子化动态监控,对115个舱位实行声纹识别+轨迹追踪双监管,异常行为实时预警,音视频数据区块链存证率达100%,整个过程均可记录并追溯。同时,基于舱内部署的监控拾音设备,舱内的专家行为看得更清楚、听得更清晰,监管工作因此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。2025年上半年,累计为有关部门推送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统计分析信息1000余条,移交问题线索2条,问题追溯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
来源:来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